80帝與80后,童年時生活於無冷氣的環境下。
先談巴士。小時候我們坐的大都是沒有空調的普通巴士,窗戶一般都是打開的,沿途可以感受到外面的清風﹑呼吸沿途的氣味。印象最深刻莫過於當巴士在屯門公路駛經嘉頓麵包工廠的時候,自然會聞到香噴噴的麵包香。
夏天,乘客怕熱就得想盡方法令自己涼快一點。車子開動時產生的輕風總算令人涼快一點,堵車的時候可麻煩了。手提迷你風扇﹑紙扇﹑毛巾﹑冰水,都是常見的用品。
倘若忽然下雨,乘客就會齊心立即關上窗子。後來上車的人,找到一些本來沒有人坐的座位,就得拿出紙巾抹抹座位上的雨上,或者乾脆以自己的牛仔褲把雨水吸乾。
新舊巴士除了窗戶的設計有所不同,普通巴士的窗口位有長長的扶手杆,渴倒睡的人就經常撞過正著。
空調巴士在九零年代才逐漸普及,而且一度實施空調及非空調混合服務,由於熱巴跟冷巴收費不一樣,乘客可以選擇待心水的班次才上車,可是有時連續幾班都是同一種類,心裡就很不岔。
要搜尋路線?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,27454466就成為我經常光顧的熱線。一邊聽著熱線的電話錄音,一邊抄下常用的巴士路線資料,一切都很原始。
本著「九巴服務 日日進步」的宗旨,巴士已經改頭換面了,又有roadshow,又有內置廣告。你喜歡簡樸,還是現代化?
2010年6月11日
2010年6月7日
80帝與80后 - 引言
「八十後」,本義為1980年後出生的人,而一般被詮釋為沒有經歷過上一代辛酸的年青人,被人看扁為沒有能力擔起未來社會棟樑的角色。
其實每一代總會質疑比自己年輕的人,認為他們沒有走過自己曾經走過的路,就缺了一重對生命的磨練。沒錯,隨著經濟發展﹑科技改進,新一代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幸福﹑更加富足,不過這樣也不代表新一代沒有付出過﹑磨練過。
當六﹑七十年代出生的前輩為社會默默耕耘的時候,「八十後」在成長階段亦遇過社會模式的衝擊﹑知識科技的進逼。儘管「八十後」蘊釀出一班所謂電車男,也不要忽略一班電腦奇才的貢獻;儘管有人不理解「八十後」對歷史政治所持的態度,別忘了他們生長於九七回歸的矛盾時代面對著各方面的轉變。童年時的「八十後」同樣有嚐過在沒有冷氣的課室上課,聽的是錄音機﹑看的是錄影帶,要接受普通話﹑電腦知識的突襲。「八十後」絕對有社會價值。
我所分享的每一個小故事,希望可以成為我們這班「80帝與80后」的集體回憶之餘,亦可以讓「六十後」﹑「七十後」明白我們所遇過的挑戰以及成長的歷程。
其實每一代總會質疑比自己年輕的人,認為他們沒有走過自己曾經走過的路,就缺了一重對生命的磨練。沒錯,隨著經濟發展﹑科技改進,新一代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幸福﹑更加富足,不過這樣也不代表新一代沒有付出過﹑磨練過。
當六﹑七十年代出生的前輩為社會默默耕耘的時候,「八十後」在成長階段亦遇過社會模式的衝擊﹑知識科技的進逼。儘管「八十後」蘊釀出一班所謂電車男,也不要忽略一班電腦奇才的貢獻;儘管有人不理解「八十後」對歷史政治所持的態度,別忘了他們生長於九七回歸的矛盾時代面對著各方面的轉變。童年時的「八十後」同樣有嚐過在沒有冷氣的課室上課,聽的是錄音機﹑看的是錄影帶,要接受普通話﹑電腦知識的突襲。「八十後」絕對有社會價值。
我所分享的每一個小故事,希望可以成為我們這班「80帝與80后」的集體回憶之餘,亦可以讓「六十後」﹑「七十後」明白我們所遇過的挑戰以及成長的歷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